
2010-12-10 12:49:58
曾經走過幾遍桂林、陽朔,見到的都是人山人海,過其門而不入,電腦裡連一張灕江的相片也沒有;某年某月,跑到老遠的黃山腳下,看到車水馬龍,頭也不回就跑了,轉到江西婺源李坑,看看小橋流水人家,品賞黃酒小菜幾碟。
帶著這個走火入魔前題,要找旅遊地點不易。8年前,偶爾看到了一份登山隊的筆記,內裡提及「措普溝」,便萌生了衝動。當時在互聯網搜索,連一張圖片也找不到。看了數本四川的旅遊書籍,也隻字不提,只知道在四川西部318國道附近,過了理塘,未及西藏之間,向北走40公里,有山坳小道,勉強可行四驅,要涉過小河淺灘,但找不到導航軌跡。
又過了一年,資料搜集稍多,但在當時的祖國國情,川西治安較差,車匪路霸時有發生,不敢單騎深入。於是上網尋找同行,不料網上反應其佳,傻得“勻循”者大有人在,終於在04年,組織了三車十一人,浩浩蕩蕩往「措普溝」進發。
由於路途遙遠,加上意外頻生,實際行程共用了24天,比原先設計多了四天,途經廣西、貴州、重慶、四川、雲南、廣西及廣東,共行七仟多公里。這是一條四川、雲南大環線,沿途景緻目不暇給,是進階自駕遊的黃金選擇。
沿途風景省略,今次只集中講「措普溝」,她深閨在川西崇山峻嶺之間,海拔四仟多米,在318國道理塘段及巴塘段之間,措拉鄉以北40公里,當時進山不需門票(聽聞06年後開始收費),山上沒有住宿、餐館,只住了十多戶牧民,有一座破舊寺廟。
由於其地理位置,交通不便,我們一行人馬,走到措拉鄉只剩兩車八人。(其中一車在雪地行駛時發生交通意外,先行撤回成都)
我們此次帶了二部改裝的平板電腦作導航之用(當時並沒有那些細小的導航手持機) ,可惜兩部電腦硬盤因高原反應,不能正常啟動。第一次進山便迷了路,來來回回在40公里的山道跑了7小時,加上當晚括大風,車外氣溫-10度,人困馬乏,同時最嚇人的是在黑暗中隱約看到數十點藏在路旁的星光,似狼似狗,最終全隊折反318國道旁,找了一間汽車維修舖借宿一宵。
休整一晚,第二天再行進山,可惜意外又來了。同行的人員,經過昨晚折騰,有一名隊員有較重的高反,又有一名女隊員被昨晚的情景嚇壞了,失聲痛哭不止。經過一輪商議,三菱車先載部份隊員撤回雲南,唔怕死、要上山的過車,繼續征途。兜兜轉轉,最後仍是單騎征山!
先上傳幾張相,且看各位同學是否喜歡
當日沸沸揚揚出發,幾十人送行,最終走到這裡只有你,當然要跟你拍照留念

大美景緻,不需人工修飾,已撼動人心

翻看這些相,內心感到特別寧靜,究竟人生匆匆,我所追求的又是甚麽?

這次川西之旅,留下的回憶不下於西藏之行,途經四川卡龍沟、古爾沟(不入九寨溝,怕人多)、甲居、丹巴藏寨、塔公草原、八美、新都橋、(措普溝)、雲南的中甸、丽江、大理、東川紅土地,可說是一步一景,雖然部份隊員与措普沟缘慳一面,但总算不枉此行,而今次的故事就由過了新都橋说起。
图中所見的車輛是与我們出並肩作戰的三菱,車主身經百戰,外号拼命三郎,可惜在措普沟前要護送患上「高反」的隊員撤退,精神可嘉。

過了新都橋后仍有一日車程才到措普沟入口,途中還要攀越兩个分別4600及4800山口,確實不易。沿途景色優美、恬靜。








川西行籌備了接近一年,所有用得着、用不着的物品都往車上塞,把車尾塞得密不透風,原以為有備無患、萬無一失,不過很快就知道掛一漏萬。

看這銀装素裹、玉樹冰花,自然就會想起汽車防滑鐵鍵。可惜啊!忘記了帶上車。此時此刻,有理無理,掛上四驅再算。

兩車八人,男男女女,司机共有六個,但只有前車的主駕三郎兄是北方人,有丰富的雪地經驗。車箱外景緻美麗,車箱內氣氛沉重,靜寂無聲,只有对講机傳車來三郎的﹙教路﹚「拖波、打死都不要踏腳刹! 」 此時,我已靜俏俏把車門自動鎖master key开了,通知乘客鬆下安全帶,以防萬一。

路旁的幾根石柱,萬一發生意外時,有用嗎?

一隻高筒防水鞋,就這樣不見了。

這是上山的路,看見都心寒,還有下山呢!

終於可以鬆一口氣


抵達海坺4000米的高城--理塘

大家可能認為這兩張相是無厘頭,但是故事的轉捩點。
這張相拍攝地點是318國道旁,是措普溝的入口。
之前說到,我們第一次進山是迷了路。在此前一天的下午四時,我們已抵達這裡,進山的路約40公里,我們預計7時前必定抵達目的地,不料晚上11時,我們又回到這裡。
這是一間汽車修理舖,兼營旅店,當然是「大通舖」,但總算有瓦遮頭。雖然我們有帳蓬,但當時情况(refer #1) ,我們絕不敢安營扎寨。
假若沒有找到這間修車舖旅館,當晚我們只有折返理塘。若真的折返,恐怕不會再進山了。

由於先後有兩位隊員出了反應,為安全計,急需撤離。
同時昨晚得知,山溝裡是沒有手機信號,雖然我們兩車都裝有大功率對講機,但直頻呼叫距離在25公里以下,萬一分開,進山時若出了狀況,是求救無門的,加上用作GPS的平版電腦的硬碟無法修復(後來到雲南後又可正常啟動),再進山也未必找得到進山路,所以當時主流意見是全軍撤回雲南。這輛公安車的出現,可謂及時雨,公安大人清楚指出進溝道路,我們心中有底,所以才可分道揚鑣。

終於單槍匹馬再踏征途。進溝後不久看到地熱溫泉,但真奇怪,怎麽昨天我們沒發現呢!

不用估啦!這是紅牛





留意山上的牛,從這刻開始,我知道牛是會爬山的



留意橋面中段只有7根木柱,比車身還窄,過橋時每边輪軩有三分一踏空。


不知真的沒有道路還時走錯路,別管他,走走看吧












當天晚上就住在這藏寺、又是大通舖,只有我們四人。門沒鎖,只能找張桌子頂門。
原本在這不毛地方,以為好好睡一覺,但到半夜,突然一陣急速的腳步聲,驚醒眾人甜夢,
全體立即進入作戰狀態,瑞士軍刀、三腳架、西藏刀,全都拿上手......


自己動手煲蠟腸飯、金寶湯,連續兩日吃乾糧,總算有餐好的。

措普沟黃昏

這就是經常說起的〝大通鋪〞,自帶睡袋,各自修行。別看這舊寺廟,設備卻先進。有太陽能充電燈一盞,太陽能鑊形反射水煲一個。

措普沟清晨

這些既可愛又頑皮的鹿,夜裡闖進我們的塌下,害得我們以為有野生動物來襲,立刻拿上刀刃,幸好只是虛駕一場。




看這雪山時有點衝動,想一口氣跑上頂,然后360度轉一圈,學成龍大叫一聲 “Who am I------? ”

同行驢友之一

同行驢友之二

同行驢友之三 中間穿紅衣那帥哥。這三位同行都是超強的,有勇有謀,處事冷靜,文質彬彬。


cha cha 愛看金庸,对四張機有所偏好
愚不才,以下圖雪山湖水為題,仿作十張機相贈(四張机是九張机中一首,所以仿作數到十張机)
四張機
鴛鴦織就欲雙飛
可憐未老頭先白
春波碧草
曉寒深處
相對浴紅衣
十張機
寂寥神仙怨煙雪(指雪山)
奈何未老鬢若霜(指冰川)
寒風冷月
綠水楚楚
無愁卻皺眉(指漣漪)
以文會友,幸勿見笑。




帶著這個走火入魔前題,要找旅遊地點不易。8年前,偶爾看到了一份登山隊的筆記,內裡提及「措普溝」,便萌生了衝動。當時在互聯網搜索,連一張圖片也找不到。看了數本四川的旅遊書籍,也隻字不提,只知道在四川西部318國道附近,過了理塘,未及西藏之間,向北走40公里,有山坳小道,勉強可行四驅,要涉過小河淺灘,但找不到導航軌跡。
又過了一年,資料搜集稍多,但在當時的祖國國情,川西治安較差,車匪路霸時有發生,不敢單騎深入。於是上網尋找同行,不料網上反應其佳,傻得“勻循”者大有人在,終於在04年,組織了三車十一人,浩浩蕩蕩往「措普溝」進發。
由於路途遙遠,加上意外頻生,實際行程共用了24天,比原先設計多了四天,途經廣西、貴州、重慶、四川、雲南、廣西及廣東,共行七仟多公里。這是一條四川、雲南大環線,沿途景緻目不暇給,是進階自駕遊的黃金選擇。
沿途風景省略,今次只集中講「措普溝」,她深閨在川西崇山峻嶺之間,海拔四仟多米,在318國道理塘段及巴塘段之間,措拉鄉以北40公里,當時進山不需門票(聽聞06年後開始收費),山上沒有住宿、餐館,只住了十多戶牧民,有一座破舊寺廟。
由於其地理位置,交通不便,我們一行人馬,走到措拉鄉只剩兩車八人。(其中一車在雪地行駛時發生交通意外,先行撤回成都)
我們此次帶了二部改裝的平板電腦作導航之用(當時並沒有那些細小的導航手持機) ,可惜兩部電腦硬盤因高原反應,不能正常啟動。第一次進山便迷了路,來來回回在40公里的山道跑了7小時,加上當晚括大風,車外氣溫-10度,人困馬乏,同時最嚇人的是在黑暗中隱約看到數十點藏在路旁的星光,似狼似狗,最終全隊折反318國道旁,找了一間汽車維修舖借宿一宵。
休整一晚,第二天再行進山,可惜意外又來了。同行的人員,經過昨晚折騰,有一名隊員有較重的高反,又有一名女隊員被昨晚的情景嚇壞了,失聲痛哭不止。經過一輪商議,三菱車先載部份隊員撤回雲南,唔怕死、要上山的過車,繼續征途。兜兜轉轉,最後仍是單騎征山!
先上傳幾張相,且看各位同學是否喜歡
當日沸沸揚揚出發,幾十人送行,最終走到這裡只有你,當然要跟你拍照留念
大美景緻,不需人工修飾,已撼動人心
翻看這些相,內心感到特別寧靜,究竟人生匆匆,我所追求的又是甚麽?
這次川西之旅,留下的回憶不下於西藏之行,途經四川卡龍沟、古爾沟(不入九寨溝,怕人多)、甲居、丹巴藏寨、塔公草原、八美、新都橋、(措普溝)、雲南的中甸、丽江、大理、東川紅土地,可說是一步一景,雖然部份隊員与措普沟缘慳一面,但总算不枉此行,而今次的故事就由過了新都橋说起。
图中所見的車輛是与我們出並肩作戰的三菱,車主身經百戰,外号拼命三郎,可惜在措普沟前要護送患上「高反」的隊員撤退,精神可嘉。
過了新都橋后仍有一日車程才到措普沟入口,途中還要攀越兩个分別4600及4800山口,確實不易。沿途景色優美、恬靜。
川西行籌備了接近一年,所有用得着、用不着的物品都往車上塞,把車尾塞得密不透風,原以為有備無患、萬無一失,不過很快就知道掛一漏萬。
看這銀装素裹、玉樹冰花,自然就會想起汽車防滑鐵鍵。可惜啊!忘記了帶上車。此時此刻,有理無理,掛上四驅再算。
兩車八人,男男女女,司机共有六個,但只有前車的主駕三郎兄是北方人,有丰富的雪地經驗。車箱外景緻美麗,車箱內氣氛沉重,靜寂無聲,只有对講机傳車來三郎的﹙教路﹚「拖波、打死都不要踏腳刹! 」 此時,我已靜俏俏把車門自動鎖master key开了,通知乘客鬆下安全帶,以防萬一。
路旁的幾根石柱,萬一發生意外時,有用嗎?
一隻高筒防水鞋,就這樣不見了。
這是上山的路,看見都心寒,還有下山呢!
終於可以鬆一口氣
抵達海坺4000米的高城--理塘
大家可能認為這兩張相是無厘頭,但是故事的轉捩點。
這張相拍攝地點是318國道旁,是措普溝的入口。
之前說到,我們第一次進山是迷了路。在此前一天的下午四時,我們已抵達這裡,進山的路約40公里,我們預計7時前必定抵達目的地,不料晚上11時,我們又回到這裡。
這是一間汽車修理舖,兼營旅店,當然是「大通舖」,但總算有瓦遮頭。雖然我們有帳蓬,但當時情况(refer #1) ,我們絕不敢安營扎寨。
假若沒有找到這間修車舖旅館,當晚我們只有折返理塘。若真的折返,恐怕不會再進山了。
由於先後有兩位隊員出了反應,為安全計,急需撤離。
同時昨晚得知,山溝裡是沒有手機信號,雖然我們兩車都裝有大功率對講機,但直頻呼叫距離在25公里以下,萬一分開,進山時若出了狀況,是求救無門的,加上用作GPS的平版電腦的硬碟無法修復(後來到雲南後又可正常啟動),再進山也未必找得到進山路,所以當時主流意見是全軍撤回雲南。這輛公安車的出現,可謂及時雨,公安大人清楚指出進溝道路,我們心中有底,所以才可分道揚鑣。
終於單槍匹馬再踏征途。進溝後不久看到地熱溫泉,但真奇怪,怎麽昨天我們沒發現呢!
不用估啦!這是紅牛
留意山上的牛,從這刻開始,我知道牛是會爬山的
留意橋面中段只有7根木柱,比車身還窄,過橋時每边輪軩有三分一踏空。
不知真的沒有道路還時走錯路,別管他,走走看吧
當天晚上就住在這藏寺、又是大通舖,只有我們四人。門沒鎖,只能找張桌子頂門。
原本在這不毛地方,以為好好睡一覺,但到半夜,突然一陣急速的腳步聲,驚醒眾人甜夢,
全體立即進入作戰狀態,瑞士軍刀、三腳架、西藏刀,全都拿上手......
自己動手煲蠟腸飯、金寶湯,連續兩日吃乾糧,總算有餐好的。
措普沟黃昏
這就是經常說起的〝大通鋪〞,自帶睡袋,各自修行。別看這舊寺廟,設備卻先進。有太陽能充電燈一盞,太陽能鑊形反射水煲一個。
措普沟清晨
這些既可愛又頑皮的鹿,夜裡闖進我們的塌下,害得我們以為有野生動物來襲,立刻拿上刀刃,幸好只是虛駕一場。
看這雪山時有點衝動,想一口氣跑上頂,然后360度轉一圈,學成龍大叫一聲 “Who am I------? ”
同行驢友之一
同行驢友之二
同行驢友之三 中間穿紅衣那帥哥。這三位同行都是超強的,有勇有謀,處事冷靜,文質彬彬。
cha cha 愛看金庸,对四張機有所偏好
愚不才,以下圖雪山湖水為題,仿作十張機相贈(四張机是九張机中一首,所以仿作數到十張机)
四張機
鴛鴦織就欲雙飛
可憐未老頭先白
春波碧草
曉寒深處
相對浴紅衣
十張機
寂寥神仙怨煙雪(指雪山)
奈何未老鬢若霜(指冰川)
寒風冷月
綠水楚楚
無愁卻皺眉(指漣漪)
以文會友,幸勿見笑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